孩子健康是所有父母的心愿,而感冒发烧等小病却总是不期而至。于是,父母们开始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孩子治疗。这些经验有的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,有的是来自过时的科学理论,有的则仅仅是常识,而这些误区有时候甚至会让孩子的小病变大病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儿童感冒最常见的三大误区:
误区一:感冒时宜吃,发烧时宜饿
这句话在民间流传已久,但事实却并非如此。无论大人小孩,无论是发烧还是感冒,或是两者兼有,孩子都需要摄入营养,才能令病情好转。
发热后的孩子尤其要注意饮食的摄取和选择。发热时饮食可选择营养高、易消化的流质食物,如米粉、果泥、菜汤;体温下降后,改为半流质食物,如面条、粥类,佐以高蛋白、高热量菜肴,如豆制品、蛋黄、鱼类以及各种水果和新鲜蔬菜。完全退热进入恢复期或者食欲恢复后可以给肉类、蛋类、鱼类、豆类和牛奶制品。
误区二:孩子流绿鼻涕,不代表感冒更重了
孩子伤风时一般伴随着流清鼻涕的症状,从鼻涕的颜色变化中,也可以辨别一些疾病。因为正常的鼻涕颜色是无色透明的粘液。一些鼻腔疾病或全身性疾病,都能引起鼻涕颜色的变化。孩子感冒后可能流绿鼻涕或黄鼻涕,这些均属正常现象。只有当鼻涕变色,并伴随持续高烧、食欲降低、咳嗽或是严重鼻塞等症状时,才意味着可能是存在细菌感染。此外,如果孩子经常流黄、绿色的鼻涕,可能是存在其他原因,如扁桃体肿大等,应该去看医生。
误区三:低烧可以不治疗,不吃药
孩子肛温的正常体温在36.2度-37.8度之间,腋下温度在36度-37度之间;如果肛温超过37.8度,腋温超过37度,即为发热,如果孩子有发热迹象,肛温又小于38℃1,即为低烧。发烧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,杀死温度敏感型病毒。
然而,这并不是说孩子发低烧就不用治疗了,因为“高烧”都是从“低烧”开始的,不能为了锻炼孩子的抵抗力去“赌”孩子的体质。临床上将发热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,孩子以感染性多见,如感冒等是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是采用小快克这类儿童药物降温,如果孩子发烧度数不高,但感觉烦躁、嗜睡或是痛苦,就应当服用适量消炎药。6个月内的婴儿只要发烧就应当立即看医生。